1969年10月5日,当这五个英国佬和一个美国佬第一次胡言乱语恬不知耻地出现在BBC电视台上时,整个英伦三岛都傻了眼。从这天开始,在之后短短的四年间,“巨蟒剧团”及其六位成员的名字通过《飞翔的马戏团》这套空前成功的电视喜剧节目,很快成为了英国现代文化的一个标志。也正是从《飞向的马戏团》开始,“巨蟒”逐渐为世界所熟知,并以自己独特的幽默方式开创了一种至今仍被全世界(尤其是好莱坞)广泛效仿和套用的喜剧类型。
《飞翔的马戏团》从形式上看类似于今天的电视小品,但它绝不受任何一种规范或模式的约束,我们从头至尾也看不到一个惯用的伎俩或模式化的重复。6个高智商活宝的创作灵感永远天马行空随兴所至,每一集的内容或破碎或连贯,可能是几个独立的故事,可能是几条相互交叉的线索,也可能是一堆毫无瓜葛的碎片。只要是他们灵机一动想到的东西,全都大胆地用摄影机拍摄了下来。除了极个别偶尔客串的朋友(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必须需要的“性感美女”角色,都是由“真正的”女演员卡萝尔-克力夫兰扮演的),整套剧中几乎所有有台词的角色都是活宝们亲自上阵,你所能像想到的各式奇装异服的打扮几乎全被他们尝试过了。
《飞翔的马戏团》嘲弄取笑,有时甚至是恶意羞辱的对象包括历史人物、哲学理论、政治立场、宗教教义、社会现象、公众意识等等。从维多利亚女王到普通的英国家庭妇女,从电视媒体制造的泡沫到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细枝末节都是他们信手拈来的素材。而“巨蟒”对暴力或性等争议话题的处理也非常巧妙,既不会显得遮遮掩掩,也让审查机构无可奈何,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泰里-基廉巧思妙想穿插剧中的卡通制作的功劳。
事实上,初看《飞翔的马戏团》或任何一部“巨蟒制造”的观众很可能会感到难以适应。乡土气极重的杜撰英国口音和有时显得十分白痴的行为和聒噪的对白会让人不知所云,而且节目中很大一部分内容也的确是纯属白痴的胡闹和小丑式的插科打诨。而这节目妙就妙在,这些貌似毫无价值的胡话连篇中经常会迸发出让人惊叹的绝妙创意,从极粗俗的角度彻底揭露人类文明中所有道貌岸然的嘴脸。大概所谓“大智若愚”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此了。
埃迪·雷德梅恩,拉什纳·林奇,乌苏拉·科尔维罗,查尔斯·丹斯,理查德·多默,楚克武迪·武吉,莉娅·威廉姆斯,赫立德·阿卜杜拉,埃莉诺·松浦,琼乔·奥雷尔,萨勒·利米,Ben Hall,斯图尔特·惠兰,Florisa Kamara,亚当·詹姆斯,克里斯蒂·梅尔,李·拜福德,马丁·麦克杜格尔,拉塞尔·巴洛格,Jan-Martin Müller,露西·拉塞尔,Eddie Elks
比利·克里斯托
朗贝尔·维尔森,阿蜜拉·卡萨,卡洛尔·布盖,琪塔·昂罗,皮埃尔·德隆尚,安托万·赖纳茨,安妮·康斯金尼,弗洛伦斯·卢瓦雷·卡耶,朴智敏,柯朗坦·菲拉,文森特·科隆布,马尔万·廷胡加,塞缪尔·博拉夫曼-芒蒂尔,Sébastien Corona,Sophie Froissard,Romain Barreau,Julian Belle
丽贝卡·弗格森,蒂姆·罗宾斯,科曼,斯蒂夫·扎恩,哈丽特·瓦尔特,才那扎·乌奇,阿维·纳什,亚历山大·莱利,肖恩·麦克雷,雷米·米尔纳,克莱尔·珀金斯,比利·波斯特莱斯韦特,里克·戈麦斯,凯特琳·佐兹,坦娅·穆迪,伊恩·格雷
艾伦·旁派,米多莉·弗朗西斯,迈克尔·汤马斯·格兰特,阿黛莱德·凯恩,弗罗瑞安娜·利马,凯利·罗查,斯科特·斯比德曼
泰勒·波利多尔·威廉斯,安贝尔·雷尼·史密斯,克里斯特尔·斯图尔特,里科·罗斯,黛比·摩根,理查德·劳森,史蒂文·G·诺夫利,朱利安·霍顿,特雷尔·卡特,香农·华莱士,布赖恩·塔纳卡,乔伊·罗瓦里斯,泽维尔·斯莫尔斯,查尔斯·马利克·威特福德,塔梅拉·基森,厄休拉·O·鲁宾逊,阿什莉·维尔谢尔,乔治·米德尔布鲁克